文章分享2021年9月13日已讀 4 分鐘為親人做最後一件美好的事已更新:2021年9月16日不論是在教會牧會,或是在醫院當宗教師,經常會遇到會友或病人去世,要幫忙料理後事,這時,我每每都會被問到這種問題:「牧師,再來要怎麼辦?」親人剛過世時,家屬都難免會陷入悲傷情緒。而長久在教會牧會或是在醫院工作,在幫助這些哀傷的家屬料理親人後事時,我發現有件事確實能夠幫助家屬減低傷痛,就是由家屬自己來為過世的親人做最後的一件美事,那就是親自為親人整理他(她)的身體。這種方式就是當醫生宣布親人離開的時間後,就表示可以開始來整理親人的身體了,一般人大多會請葬儀社來處理。但除非是意外而需要經過法醫檢驗,否則由家裡親人來做這件事,比假他人之手會更溫馨。因此,對即將臨終的親人,家屬應該要事先準備好要替親人換穿的衣服,當醫生宣布生命結束的那一刻,在體溫尚存時,就可以在病房替親人進行這項工作。 首先,要確定親人是否插管急救?若是,醫生宣布後就會拔管。這時要特別注意,先請護理人員替親人把鼻孔、咽喉裡的穢物抽出來,這樣才不會在換穿衣服因為動搖親人身體而出現血水從鼻孔或口中流出來的現象。抽完之後,最好先用棉花塞入鼻孔,也用紗布塊塞在咽喉,這樣都可防止血水繼續流出來,接著才把親人身上的衣服卸下來。這時先用毛巾沾溫水從頭擦拭到腳底,然後再用乳液從頭到腳底擦拭一次,這樣就會有芬芳的味道,之後從內衣褲開始換穿起。一般說法是當人去世之後,聽覺能力還在,因此,當在擦拭身體和換穿衣服時,可以一面做,一面對著剛去世的親人說明現在正替他做什麼事。也可播放親人喜歡聽的音樂、歌曲。換好衣服後,當兒女的人,也可以為自己的父母清淡化妝。家屬圍繞在他身邊唱詩歌,也可輪流在親人的耳邊說些想要說的話。最後才請護理站聯絡太平間的工作人員接去。這樣做,不僅可讓自己和去世的至親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同時也是一種表達感恩的方式。在我的經驗中也發現當家屬做完這些事後,都會有減輕很多心理負擔的感受,因為這是親自為過世的至親完成生命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而過世的人若事先得知自己的孩子或至親好友會幫忙處理,而不是由一個陌生人來觸碰他的身體(特別是女性),一定會感到安慰。我認為能做這些遠比舉行繁文縟節的告別儀式更有意義。可是一般醫院護理人員,或是太平間的工作者(幾乎都是由葬儀社包攬)都會這樣告訴喪家說:「先給親人穿上乾淨的衣服就可以了,另外準備一套比較好的或全新的,改天要入殮之前送到殯儀館,他們會做更換。」其實這樣的做法,是把自己原本有機會對親人可做的最美好一件事,改由殯儀館的人包攬了下來,非常可惜。另一種說法是:若是先換好衣服,然後放進殯儀館或是在醫院太平間的冰櫃裡,直到要入殮前兩天(通常是三十六個小時)從冰櫃移送出來後,冰退時,身上的衣服都會濕了,這樣不好。其實是可以不用在意這種說法,因為若是要火化,任何宗教的入殮禮儀最多不會超過兩個小時,而火化場的爐溫至少會超過八百度以上,連金屬都會溶化,何況是身上濕了的衣服,火化後,都是只剩下骨頭而已,對親人的身體一點影響也沒有。若是要土葬,也不用擔心,棺材店或是葬儀社的人都會跟著去墓園,因為他們知道棺木要入土之前的那時刻,必須先在棺木的前或後鑽個孔,好讓裡面的氣體、屍水流出來。但在佛教界對去世者的身體就有不同的看法:佛教淨土宗的理論是:臨終與死後八小時內,逝者神識尚存,有知覺的作用,因此,此時妄動死者的身體,將會給亡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因而會強調說:「剛死的八小時內,不要移動死者的身體,以免去世的親人因痛生瞋,失去正念,而構成往生西方淨土的障礙,甚至墮入惡趣,生起無量罪業。」佛教因為有這樣的看法,也影響到民間宗教對人死後生命的看法。於是有些人往往會在醫院或住家,在親人去世之前先給予潔身後,就換好衣服等著醫師來宣佈去世的時間,卻疏忽了當人去世的那時候,身上的擴約肌才會鬆弛,體內的排泄物此時會滲出,結果並沒有真正的潔身,除非是已經長久不再進食者,才不會有排泄物出現。但若要等到八個小時後才潔身,身體已經僵硬、冰冷了,進行這項工作就比較困難,這也是為什麼一般葬儀社的工作人員都會建議說:讓在殯儀館專門做這種事的人來做之因。這也許是因為宗教信仰不同,對生命的看法和態度也會差異吧。怎樣做才是最能讓親屬得到安慰,這也是大家都在努力的事。我總是這樣告訴會友:想想自己有一天走了的時候,最希望誰替我擦拭身體、換穿衣服?用這種想法來想自己的至親就對了。全文轉載來自康健雜誌(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1209
不論是在教會牧會,或是在醫院當宗教師,經常會遇到會友或病人去世,要幫忙料理後事,這時,我每每都會被問到這種問題:「牧師,再來要怎麼辦?」親人剛過世時,家屬都難免會陷入悲傷情緒。而長久在教會牧會或是在醫院工作,在幫助這些哀傷的家屬料理親人後事時,我發現有件事確實能夠幫助家屬減低傷痛,就是由家屬自己來為過世的親人做最後的一件美事,那就是親自為親人整理他(她)的身體。這種方式就是當醫生宣布親人離開的時間後,就表示可以開始來整理親人的身體了,一般人大多會請葬儀社來處理。但除非是意外而需要經過法醫檢驗,否則由家裡親人來做這件事,比假他人之手會更溫馨。因此,對即將臨終的親人,家屬應該要事先準備好要替親人換穿的衣服,當醫生宣布生命結束的那一刻,在體溫尚存時,就可以在病房替親人進行這項工作。 首先,要確定親人是否插管急救?若是,醫生宣布後就會拔管。這時要特別注意,先請護理人員替親人把鼻孔、咽喉裡的穢物抽出來,這樣才不會在換穿衣服因為動搖親人身體而出現血水從鼻孔或口中流出來的現象。抽完之後,最好先用棉花塞入鼻孔,也用紗布塊塞在咽喉,這樣都可防止血水繼續流出來,接著才把親人身上的衣服卸下來。這時先用毛巾沾溫水從頭擦拭到腳底,然後再用乳液從頭到腳底擦拭一次,這樣就會有芬芳的味道,之後從內衣褲開始換穿起。一般說法是當人去世之後,聽覺能力還在,因此,當在擦拭身體和換穿衣服時,可以一面做,一面對著剛去世的親人說明現在正替他做什麼事。也可播放親人喜歡聽的音樂、歌曲。換好衣服後,當兒女的人,也可以為自己的父母清淡化妝。家屬圍繞在他身邊唱詩歌,也可輪流在親人的耳邊說些想要說的話。最後才請護理站聯絡太平間的工作人員接去。這樣做,不僅可讓自己和去世的至親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同時也是一種表達感恩的方式。在我的經驗中也發現當家屬做完這些事後,都會有減輕很多心理負擔的感受,因為這是親自為過世的至親完成生命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而過世的人若事先得知自己的孩子或至親好友會幫忙處理,而不是由一個陌生人來觸碰他的身體(特別是女性),一定會感到安慰。我認為能做這些遠比舉行繁文縟節的告別儀式更有意義。可是一般醫院護理人員,或是太平間的工作者(幾乎都是由葬儀社包攬)都會這樣告訴喪家說:「先給親人穿上乾淨的衣服就可以了,另外準備一套比較好的或全新的,改天要入殮之前送到殯儀館,他們會做更換。」其實這樣的做法,是把自己原本有機會對親人可做的最美好一件事,改由殯儀館的人包攬了下來,非常可惜。另一種說法是:若是先換好衣服,然後放進殯儀館或是在醫院太平間的冰櫃裡,直到要入殮前兩天(通常是三十六個小時)從冰櫃移送出來後,冰退時,身上的衣服都會濕了,這樣不好。其實是可以不用在意這種說法,因為若是要火化,任何宗教的入殮禮儀最多不會超過兩個小時,而火化場的爐溫至少會超過八百度以上,連金屬都會溶化,何況是身上濕了的衣服,火化後,都是只剩下骨頭而已,對親人的身體一點影響也沒有。若是要土葬,也不用擔心,棺材店或是葬儀社的人都會跟著去墓園,因為他們知道棺木要入土之前的那時刻,必須先在棺木的前或後鑽個孔,好讓裡面的氣體、屍水流出來。但在佛教界對去世者的身體就有不同的看法:佛教淨土宗的理論是:臨終與死後八小時內,逝者神識尚存,有知覺的作用,因此,此時妄動死者的身體,將會給亡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因而會強調說:「剛死的八小時內,不要移動死者的身體,以免去世的親人因痛生瞋,失去正念,而構成往生西方淨土的障礙,甚至墮入惡趣,生起無量罪業。」佛教因為有這樣的看法,也影響到民間宗教對人死後生命的看法。於是有些人往往會在醫院或住家,在親人去世之前先給予潔身後,就換好衣服等著醫師來宣佈去世的時間,卻疏忽了當人去世的那時候,身上的擴約肌才會鬆弛,體內的排泄物此時會滲出,結果並沒有真正的潔身,除非是已經長久不再進食者,才不會有排泄物出現。但若要等到八個小時後才潔身,身體已經僵硬、冰冷了,進行這項工作就比較困難,這也是為什麼一般葬儀社的工作人員都會建議說:讓在殯儀館專門做這種事的人來做之因。這也許是因為宗教信仰不同,對生命的看法和態度也會差異吧。怎樣做才是最能讓親屬得到安慰,這也是大家都在努力的事。我總是這樣告訴會友:想想自己有一天走了的時候,最希望誰替我擦拭身體、換穿衣服?用這種想法來想自己的至親就對了。全文轉載來自康健雜誌(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1209
Comments